http://mr6.cc/?p=3346
「超級.com + 合適商店」還有我們沒看到的商機嗎?
今天看到美國有
一則新聞,有兩個年輕創業家不顧一切買了一個域名「Candy.com」。
這麼好記的殺手級域名,當然是所費不貲,一共花了他們高達300萬美元,也就是台幣1億元!這個金額是今年第二高的域名交易事件,僅次於玩具反斗城當初買下Toys.com的510萬美元。問題是,人家是玩具反斗城耶,全球不知有多少店、多少資產,但Candy.com的買主,卻是兩位默默無聞的年輕創業家。他們要它幹嘛?
該不會是另一筆衝動下所產生的域名交易吧?
這個「Candy.com」,目前的長相還是原本的模樣,非常的、非常的、非常的醜。請不要去看,以免吃不下飯。據報導,真正的「Candy.com」即將在四天後的7月20日開幕,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也趁現在還不知道它長得什麼樣子,先來討論一下和它長相無關的事--
兩位年輕創業家花大錢買域名,和記者講的理由是,他們將「Candy.com」視為線上的「房地產」。聽到這邊,你一定會懷疑的問:房地產?請問現在還有人直接打網址輸入嗎?不是大家都用搜尋引擎了嗎?結果是「錯」,我們都錯了!據創業家表示,Candy.com目前什麼都沒有,破破爛爛的,每天竟然仍有高達1000個陌生的新訪客進來,報導分析,由此可見,還是有很多人會(不怕中毒)直接在網址上面輸入他們想去的網址,後面加個「搭、亢」。當然,擁有這個網址,對搜尋引擎排序也是有利的。而兩位創業家買下Candy.com後,他們信誓旦旦,打算讓Candy.com的商品品項狂增,預計要賣6000種糖果,賣全世界的糖果!這些糖果將由500家以上的製造商所提供,應該都已經談好了。而且他們還不是傳統商店,還會有空間讓這些製造商來提供產品報導、部落格、討論區!
而創業家為何這麼大膽?很簡單,原來--
這個年輕人的家裡,原本就是在生產、製造糖果的!這是一家已經有31年的小工廠,他們最會做的是「造型糖果」,有龍蝦的、有油漆刷造型的……要什麼都做得出來。而這兩位年輕人,原本就是這個工廠的第二代和他的好幫手(任副總裁),現在跳出來做「網路事業」。他們說,他們已有覺悟:這是一個「全新的生意」,他們心很大,但不敢掉以輕心,他們從家族的經驗中,徹底了解了「糖市場」的特色,他們發現兩件事,這兩件事,我認為的確有可能讓他們在網路上創造前所未有的大成功:
一、糖果各有支持者:創業家表示,雖然感覺上大人好像不常吃這麼多糖果,不過,其實每一種糖果總還是有一小批小眾的人口,緊緊的跟著它們,吃光了就想再買,再「補」。所以有些人真的是有「訂閱糖果」的習慣的,只是他們也不會特別去宣揚,我們也不會知道。如果做成網站,可以去服務全美國、甚至全世界這樣的人,加起來的量將相當可觀!
二、懷舊糖是大宗:相信嗎?除了大眾糖果外,一些奇特的糖果中,最熱賣的一直都是那些「懷舊糖」,尤其是那些現在的大人們小時候吃過的糖,最為熱門,而且不是只是「吃一次又膩了」,而是隨時可能再上癮。這點我覺得也很有道理,像我現在已經三十幾歲竟然開始又喜歡吃「雷根糖」,拚命吃拚命吃,不知給了多少錢給糖的廠商,而雷根糖小時候就很貴,現在呢,還是一樣貴!這種奇怪的糖果在線上賣有個好處:就是讓人無法試吃,以免吃了一次想說原來沒這麼好吃或已經滿足,就不會買了,而且這種糖果人們也不必試吃,只要長得很像小時候的印象,就願意去買了!
這兩個關鍵,讓糖果的確是很適合「在網路上面賣」,而這兩個關鍵,一般人是不會「猜」到的,只有這兩位創業家因為本身就在做這生意,知道「糖果」有這樣的特性。
而在買下Candy.com之前,他們其實在2007年就已經開了一家線上糖果網站叫「Melville Store」賣糖果,當時是用他們老工廠的名字,不進去看看還不知道他們賣的是糖果,不過,一開站後,兩年內就急速成長了3.7倍,連他們自己都嚇到了,於是創業家就有了信心,覺得應該買一個很大的域名下來「玩一玩」!市場規模來看,糖果的零售業一年竟然高達300億美元(1兆台幣),你相信嗎!如果真的如此,那在網路上賣糖果,或許真的是一般人沒有想到的主意!
一般人沒想到的生意還很多!搭配「域名」,給它一個「線上唯一一間」的氣勢,或許是ok的。
這點,也呼應了兩周前看到的另一篇報導,這篇報導表示,網路上好多「已經死掉的商店」,竟都依然在「營業中」。
什麼意思?這篇報導舉例,Circuit City已經倒了,Linens ‘N Things已經倒了,Bombay Co已經倒了,實體店面都關了,但很奇怪的是,他們的「網站」依然繼續在賣東西,用原先的網址、原先的域名。重要的是,他們所賣的東西顯然和他們之前賣的是一樣方向的產品。你問,那,是誰在負責後面的送貨、收錢。
這是誰的商店?
原來,當這些公司破產時,產權被清算也回到許多投資人或其他債權人手上,所以,這些網站,不,明確一點的來說應該是「網址」,依然有它的價值,然後或許被債權人繼續經營,或者再賣給其他有興趣的人。以Circuit City來說,它的品牌和它的網站,就是賣給了「Systemax Inc.」,而這間公司也很聰明,就在網路上繼續賣原本Circuit City在賣的東西。它購買這個品牌當然是花了一些錢,但讓它不要開店、轉在網路上經營,就是回收成本最快的方法。目前它賺得怎樣我們不知道,可想而知應該有些收入!而「Linens ‘N Things」則是賣給了一間顯然是專門搞併購的私募基金,這間也很猛,低價買下後也是第一件事先讓它在「網路上復活」,有原本的網址、原本的品牌、賣原本的東西……。
有的網站如報導提到的Mervyns、Bombay Co、KB Toys,不見得賣東西,但是一進去他們的頁面就是一個「加入您的email以收到折價券」的收集客戶名單介面,或者告訴客戶準備開站。這些網站的新東家都知道,只要將裡面的東西原封不動,在網路上永遠都有生意可以做。
1995年來我們一直都在想,還有什麼東西在網路上可以賣?2000年的泡沫讓幾乎所有的念頭都打消了,從此那些荒唐的「賣東西」的想法幾乎都不見了,而那些「域名」也繼續被一些人持有,擺在那邊根本沒有用。如果網路上真的可以賣糖果,那網路上可能也可以賣其他東西,成本的考量已經不同,若有機會的話花點錢買下一個好域名,就賣那個域名所說的商品,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你是唯一」的形象,這種「超級域名 + 合適商店」的搞法,值得創業家趁空閒的時候,花幾天再給它一次機會、思考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