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俱樂部:站长论坛


返回   站長俱樂部:站长论坛 > 電子商務區 > 電子商務綜合討論
Blog 論壇幫助 社區 日曆事件 今日新文章 搜尋

回覆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1  
舊 2007-10-18, 04:15 PM
哈啦 的頭像
哈啦 哈啦 目前離線
論壇管理員
 
註冊日期: 2005-12-25
文章: 2,892
Blog 文章: 1
預設 矽谷網路投資瘋重現

NYTimes授權 / By Brad Stone and Matt Richtel
OctoberOct18/10/2007
原文網址 : http://taiwan.cnet.com

最近不難察覺,取了怪名的網路公司,儘管營收和顧客皆少得可憐,仍然有人出高價收購。投資人似乎忘記當年達康泡沫爆破之痛,又重現所謂非理性榮景的症狀。

舉例來說,Facebook這個社交網站雖然人氣旺,但財務上卻未經過考驗,但據說身價卻被有意收購的投資人估到高達150億美元。這個價位幾乎相當於雅虎市值的一半,但雅虎的營收是Facebook(根據其收益推估)的32倍,員工人數是後者的38倍。

Google股價上周漲破每股600美元大關,如今市值已超越營收是它八倍的IBM。

更廣泛來看,網際網路新創公司如今吸引投資人的地方不在於賺進營收的實力,而在於匯集人氣的能力--這正是許多人指稱當年形成達康泡沫的主因。

就連新一波網路公司投資熱的受惠者,也訝異於新創公司被高估的身價。

一年前,雅虎投資總部在紐約的Right Media公司。雅虎起初把這家線上廣告網絡開發公司的價值估為2億美元,但六個月後,雅虎收購Right Media的價格卻暴增到8.5億美元。

這期間什麼事起了變化呢? 據Right Media技術長Brian O'Kelley透露,其實情況變化不大,只不過雅虎的對手--微軟和Google--也紛紛大開支票收購線上廣告網路,所以讓雅虎不惜花大錢卡位。

今年30歲的O'Kelley提到這樁讓他賺進數百萬美元的交易,就堆滿笑容。他說:「我得說,這令我竊笑。」交易完成後,他便離開Right Media,創辦另一家公司。他說:「要想在六個月內讓公司的價值增值四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看在懷疑人士的眼裡,這股趨勢有如重返瘋狂年代;看在網路信徒眼中,卻又是開創無限商機的理性作法。貪婪、恐懼和迫不及待想選中下一個一炮而紅的公司,正為新一波矽谷創業風潮推波助瀾。

科技會議推廣者兼書籍出版商Tim O'Reilly說:「此刻確實賭風盛行,而這種現象是不理性的。」

一般公認是O'Reilly發明了「Web 2.0」一詞,意指鼓勵使用者上傳材料的新一代網站。他主辦的Web 2.0會議17日在舊金山登場,與會人士興致高昂地談論改造社會的最新線上工具。儘管如此,O'Reilly仍不免憂慮,網路投資熱可能產生太多只知一味模仿的新創公司、半生不熟的商業計畫、以及估價高得離譜的收購交易。

他警告,這個泡沫遲早會爆掉,到時候,「又會有許多人失業了」。

評估新創公司的身價,一向是在科學算法中夾雜著猜測。但在第一波達康熱潮和近年來這波房地產投資熱潮中,連經驗老到的金融專業人士,也似乎陷入偏重直覺推測、偏離理性思考的迷思。

然而,這一回沈浸在樂觀想望的人,不是一般菜籃族投資人或當日沖銷客,而是創業投資者。他們的資金來源包括大學的校產基金以及避險基金是。這些金融專業人員宣稱,這一次的情形不一樣。

全球各地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超過13億人,許多都擁有高速寬頻網路連線,而且樂於沈浸在數位文化之中。湧向全球資訊網的廣告支出也已形成一股擋不住的趨勢,儼然成為新創公司賺錢的可靠模式,而這顯然迥異於昔日達康公司那種不切實際的營收模式。

YouTube早期金主Sequoia Capital創投公司合夥人Roelof Botha說:「整個大環境跟八年前大不相同。經營網路公司的成本已陡降,而傳統媒體公司已覺察到全球資訊網的商機。所以這一回的結果應該會不一樣。」

部分人士指出,新達康泡沫始於2005年eBay以31億美元吃下網路電話新秀Skype。eBay執行長Meg Whitman據說不惜砸下鉅資,跟Google爭購Skype。但本月eBay承認,當初把收購Skype的價碼高估了大約14.3億美元,並宣布Skype共同創辦人Niklas Zennstrom已離職。

去年,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也是經過一番競購爭奪戰才成交。但Google主管與許多分析師辯稱,如果YouTube能壯大成下一個娛樂巨人,這筆錢就花的值得。

或許吧。研究公司comScore統計,目前每月有超過2.05億人造訪YouTube。但Citigroup估計,明年YouTube可能帶進1.35億美元的營收。以這種進帳速度來看,YouTube的業務必須再大幅擴張,占Google年營收比重才可能達到5%。Google年營收將近120億美元。

Piper Jaffray分析師Aaron Kessler說:「我們幾乎在重蹈2000年那種錯誤,也就是網路公司進行收購時,著眼的不是營收和獲利能力,而是在買使用者人氣。」

Skype和YouTube的收購金額驚人,又激起新一代的網路創業快速致富美夢,同時也帶回當初達康泡沫時期為人詬病的一些行為。例如,在第一波達康淘金熱中,網路公司不必有盈餘,也能取得投資資金。現在,這種情況又發生了。

總部在舊金山的Twitter公司最近就募得一筆為數不詳的資金。這家公司的技術讓使用者透過手機,隨時隨地提示友人他們在做什麼。

Twitter共同創辦人兼創意總監Biz Stone表示,該公司現在的焦點不在賺錢,而是在「擴充我們的網路與使用者體驗」,「一旦你擁有龐大的流量,商業模式就隨之明朗化了」。

在目前的環境下,這種思考方式未必不合邏輯。歐洲競爭對手Jaiku同樣缺乏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上周也照樣被Google收購,金額未公開。

財務表現乏善可陳的新創公司,也能讓投資人甘願花大錢併購,這種情況已促使其他網路創業家獅子大開口。投資公司Scale Ventures Partners的總經理Sharon Wienbar說,去年由PayPal老將創立的網路族譜公司Geni.com,就獲投資人估價高達1億美元。

Wienbar說:「現在,每個創業人士都以為,他們應該有這麼高的行情。我覺得,許多創業者可能私下聚在一塊喝啤酒,然後說,你瞧瞧,我拿到這麼多。」

O'Kelley表示,另外有些創業者開始有種想法,就是認為融資遊戲最佳玩法,就是避免攤開實際的營收,因為那會限制住投資人的想像力。他說:「這是糟糕的誘因結構,跟我們在第一波泡沫時所見的一模一樣。」

另一家因為這種非理性投資熱而受惠的公司是Ning,該公司讓使用者自建MySpace式的廣告贊助型社交網路。最近有投資人把Ning的身價估到2億美元以上,主要因為創辦人兼幕後支持者Marc Andreessen以前的紀錄輝煌,曾經成功扶植Netscape和Opsware公司。

Andreessen在他的部落格裡寫道,現在並沒有什麼泡沫形成,高價碼反映投資人投資未來龐大商機的合理渴望。但他承認,湧入矽谷的資金綿綿不絕,正助長這股投資熱潮。創投公司多的是法人投資者自動抱錢上門來,希望投資網路公司能讓他們一本萬利。

(唐慧文/譯)
__________________
A.一文請勿多貼。
B.請選擇相關屬性的版面發文。
C.各類廣告有專版,請勿隨意發至不相干之版面。
----------------------------------------------
發佈您網站的新聞請到 What's New 新聞發佈網來。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書籤


發文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發表回覆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啟用 BB 代碼
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
論壇啟用 [IMG] 代碼
論壇禁用 HTML 代碼

論壇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 +8。現在的時間是 03:14 AM


本站主機由網易虛擬主機代管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8.4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