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
|||
部落格行銷,行不行?
http://www.ithome.com.tw/plog/index....166&blogId=213
terenceleu | 06 Jun, 2006 14:08 最近這幾年,部落格以狂風掃落葉的聲勢席捲網路世界,根據資料顯示,部落格的數量每五至六個月就會成長一倍。相信沒有人能夠漠視與否認部落格現今的影響力,由CBS主播丹拉瑟的不實新聞報導讓他在部落客們的追究串連下掃下主播台的事件可見一斑。 至今對於部落格在各種領域的應用與影響仍方興未艾,許多的評論發表與書籍出版都提出各種見解與事證來探討,老實說,唯獨部落格在企業行銷面的倡揚始終讓筆者不是很能認同,但始終無法整理出一個清楚的脈絡,直到6月2日參加了詹宏志先生的座談會後,突然省悟了長久以來我對於部落格行銷的保留態度所為何來。 1. 所謂WEB 2.0 在論述部落格之前,我們其實應該先來探討所謂的Web2.0所代表的意涵。 事實上,Web2.0這個名詞是出現在部落格之後的(這個名詞是由O'Reilly Media所提出的,並在2004舉行Web2.0第一次年會,正式定義該名詞所代表的意涵),但是相當程度上為這些年網路應用上的變革做了一個定論。所以先在至高點上全面性的瞭解網路應用的變化,或許更能夠直探部落格的本質。 既然有Web2.0,那麼就一定有Web1.0的存在。 眾所皆知的,Web2.0並無所謂的官方條例能夠明確定義Web2.0,Web2.0所要闡述的是一種網路在應用方式與操作方式上的一種變革,是概念上的創新,而非技術性的(當然,要滿足上述的概念創新是需要技術上的支援,但並非技術上的革新來引導這樣的概念產生,而是先有概念上的創新,之後來尋求合適的技術)。 所謂的Web1.0,比較簡單的說法就是,網路資訊內容的提供以及網站運作的方式皆由網站的經營者來編輯以及決定。而網友(網站的使用者)是被動的選擇要或者不要接受這樣的網站內容。 而Web2.0的核心精神則是分享與連結。 分享:網站的資訊內容由所有的網友提供與建立,並且分享給所有的網友。進一步來解釋的話,就是讓所有人一同參與資訊的選擇與創造,然後由所有人一同共享這些創造出來的資訊。也就是說,由網友自己來決定網站的資訊內容應該是什麼樣子。 連結:所有由網友自行建立的資訊經由特定方式連結(Connectivity)組織成為一個資訊網絡,而網友們在這樣的行為之中可以得到自我價值的認定與成就感。 再用一句話來點破這個概念之所以能夠迅速普及的關鍵,就是「人們經由分享以及創造的方式貢獻自身的知識,並以此來獲得他人的認同,進而尋求自我的價值。」 筆者因此認為,Web2.0能夠出現,改變的並不是技術,而是藉由分享,人們對於知識的取得與共享的認知有了根本上的改變。 而最廣為人之的例子,自然就是Wikipedia – 維基百科的成功。 2. 部落格的本質 瞭解了Web2.0的意涵之後,我們自然不難理解部落為何能夠如此普及。理所當然的,部落格是Web2.0精神的一種實現,更是成功的那一種。 筆者目前有參與經營三個部落格,針對不同的領域與主題來發表部落格中的文章,也就是說由筆者來自行決定部落格上的資訊內容與走向,並且經由分享以及串連(或者被串連)來與廣大的部落格網絡聯繫在一起。在這過程之中,筆者享受到的是分享以及被認同的成就感與自我價值。 也就因為這些文章的撰寫是無償的,筆者自己瞭解,來看文章的人也明白,在這種基於並非以利益為基礎的行為上,只要認為這些資訊是有用的人,大部分都會願意再將這樣的資訊分享(連結)出去,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筆者相信,部落格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基於這樣子的理由的。 3. 部落格行銷? 那麼沸沸揚揚的部落格行銷呢?部落格的行銷方式以目前來看大概有以下幾種, 其一、企業本身擁有一個官方的部落格,在上面發佈與企業有關的訊息以及公關形象的宣揚。甚或是企業產品的推銷與發表。 其二、企業委由內部部分的人員專職或者兼職來撰寫與企業或者職務相關的個人部落格,通常這類部落格會比較人性化一些,也比較像部落格一點。執筆的人或者會談及工作上的進展,以及某些產業的心得與感想。由於執筆的人或多或少在產業上會有某種程度的權威性,因此,對於關心該產業的網友會關注這類型的部落格的更新。 其三、企業與網站合作,進行特定專案活動與產品的促銷與宣傳,並且利用一些利益的誘因來促使網友參與類似的活動。 上述的方式操作或者稍有不同,但是在本質上其實都是類似的,它們的共通點在於,將部落格視為一種新興媒體,而行銷自然不能在這樣的新興媒體上缺席。但是筆者必須偏執的指出,然而,這樣的操作方式事實上是與部落格存在的精神相違背的。單方面的由網站的經營者來編輯、創造資訊內容,並且發佈於網路上,事實上與傳統的網路媒體並無二致,筆者甚至說他不過是掛了部落格的羊頭賣狗肉罷了。 網友之所以願意將部落格上的訊息透過自身的聯繫網路傳遞出去,本質上就是因為這樣的行為無關利益,一旦牽扯到利益,事實上人性都是自私的,沒有多少人願意平白無故為商人或者企業作嫁,除非有利害關係存在(例如上下游廠商、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人情包袱等)。 當然,筆者並不會完全否定這樣的行銷方式的成效,單就大眾或者小眾媒體的行銷來說,部落格的公關行銷都稱的上成本低廉、使用者黏性高、分眾目標容易掌握,或多或少都可以達到一定效果,但是說穿了,不過也就是類似以往的網路媒體行銷,不值得如此沸沸揚揚。 4. 經營與獲利 老實說,趨勢觀察與行銷並非筆者的專長,筆者不敢妄加斷言Web2.0或者部落格的未來走向如何,本篇指在闡述部落格的行銷在筆者看來並沒有如此偉大而已。相對的,筆者對於Web2.0的經營模式或者獲利方式是有信心的。 利用Web2.0的精神來創造一個平台或者服務來提供網友使用與創造他們想要的資訊這點而言,已經證明事實上可行。至於如何獲利,就如同過去大部分的網路服務以及網站都曾經有一段時間被認為無法擁有穩定的收益,但事後也證明並非如此。因此,一段摸索以及廝殺的時間是必然的,勇敢的創業家們勢必都需要走過那段最艱苦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創意是值得投資與經營的,不是嗎? 註:題外話,Web2.0這樣的觀念得以出現,除了使用者在概念上的轉變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基礎,就是網路基礎建設的普及。當網路的頻寬以及使用成本低廉到大部分的使用者都能夠大量上傳資料以及停留在網路上時,這樣的時代才能夠來臨。這部份的議題可以參考筆者的文章台灣軟體產業,該醒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