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
||||
加州法院裁定保護部落客、網路出版者
CNET新聞專區:Anne Broache 21/11/2006
原文網址 :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111908,00.htm 加州最高法院20日裁決,個別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無須為別人寫的誹謗言論負法律責任。此判決可說是部落客、新聞組織和其他網路出版業者的一大勝利。 這項判決首度釐清,1996年制定的通訊端正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不只保護內容提供者,也保護再傳布內容的線上服務的使用者。 根據先前的法院判例,這道法令的第230條讓AOL、eBay等公司得豁免於這類法律責任,但前提是必須盡力限制存取可能被視為「猥褻、淫穢、挑逗、下流、過於暴力、構成騷擾或其他不當的」內容。 大法官Carol Corrigan在判決書中總結說,美國國會通過這項法律,就是「讓個別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豁免於再散布的法律責任」,用意是「保護網路上的言論自由,並鼓勵自我約束」。 大法官承認,「給予再傳布誹謗內容廣泛的免責權,可能產生一些後遺症」。不過,除非國會修法,否則任何人只要宣稱自己遭到網路貼文誹謗,皆可向「誹謗聲明的源頭」求償」。 然而,共同執筆的大法官Carlos Moreno指出,這種保護不應擴及與誹謗內容原創者共謀的使用者。 他寫道:「與原始內容提供者共謀侵害他人權益者,絕非國會有意授予免責權的中立中間人。」他表示,不相信這件案子有這種活動涉入其中。 此案可追溯到2000年,當時兩名架設網站大爆醫療界詐騙內幕的醫生控告Ilena Rosenthal。Rosenthal是某婦女基金會的總監,並創辦一個討論婦女隆乳問題的網路新聞群組。 根據加州最高法院的判決書,管理Quackwatch網站的Stephen Barrett醫師和Timothy Polevoy醫師控告Rosenthal等人誹謗,因為她們「透過電子郵件和網路貼文惡意散布誹謗性的言論、詆譭原告的人格與專業能力,並蔑視原告打擊騙徒的努力」。特別是, Rosenthal把另一名指控Polevoy跟蹤加拿大電台製作人的報導轉貼到兩個新聞群組。 加州州立法院站在Rosenthal這邊,但上訴法院則判定Rosenthal須負「散布」有誹謗嫌疑資訊的責任。 就網路以外的世界而言,法律清楚區分「出版者」(例如報章雜誌)與「散布者」(例如報紙販售商和書籍銷售商)的差別。散布者只有在已被告知商品中含有誹謗言論的情況下,才被認定負有法律責任。 但最高法院裁定,把上述區分方式移植到網路世界,可能扼殺言論自由。大法官寫道:「網際網路通訊數量巨大,包羅萬象,若依照上訴法院的裁決,會使得因抗議者的行為而限縮行為者言論自由的情況(heckler's veto)演變成重大威脅。」 Rosenthal的立場獲得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法學院教授,以及美國民權自由聯盟、電子邊境基金會(EFF)等權益團體的支持。 EFF律師Lee Tien讚許這項判決,但認為此案根本不必打到最高法院的層次。他說:「 230條明文規定保護使用者,是再清楚不過的了。」(唐慧文/譯)
__________________
A.一文請勿多貼。 B.請選擇相關屬性的版面發文。 C.各類廣告有專版,請勿隨意發至不相干之版面。 ---------------------------------------------- 發佈您網站的新聞請到 What's New 新聞發佈網來。 |